意大利华人网消息:印度艾哈迈达巴德空难事件的初步调查报告近日公布,披露了波音787梦想客机在起飞后数秒内燃油供应被切断的关键细节。事故造成机上242人中241人遇难,另有19人地面丧生,成为近年来最严重的航空悲剧之一。
根据印度航空事故调查局(AAIB)发布的初步报告,以及《路透社》和《华尔街日报》的相关报道,空难发生于6月12日。当时该架原定飞往伦敦的航班,在起飞后不久突然失速坠毁,撞上邻近医学院校区的一栋建筑物,引发巨大火球并造成严重伤亡。 事故调查的关键线索来自驾驶舱录音设备的内容。录音显示,起飞后仅几秒钟,副驾驶克莱夫·昆德向机长苏米特·萨巴瓦尔提出疑问:“你为什么把燃油切断开关调到了CUTOFF(切断)?”对方回应称“不是我动的”。随后,两个燃油控制开关被迅速切换回“RUN”(运行)状态,但为时已晚,发动机已无法恢复动力。 根据调查报告,当时两名飞行员的经验分别为15,638小时(其中8,596小时驾驶787)和3,403小时。萨巴瓦尔持有有效至2026年的航线运输飞行员执照,曾获准担任多款机型的机长;而32岁的副驾驶昆德则自2020年起持有商业飞行执照。 专家指出,波音787的燃油控制系统具有双重安全设计,开关处于弹簧固定状态,需先向上提起再手动切换,不可能在飞行中意外碰动。美国航空安全专家约翰·南斯表示:“在飞机刚刚开始爬升的阶段,没有任何理智的飞行员会主动关闭燃油供给。” 更令人震惊的是,根据监控录像显示,在飞机起飞后几秒内,备用动力系统(ARAM空气涡轮)已被自动激活,显示发动机已遭遇动力中断。飞机当时高度仅200米,便开始急剧下坠,最终撞上建筑物前还擦过树木和烟囱。 尽管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飞机存在机械或维护故障,调查仍在进行中。事件也再次引发了全球对于在驾驶舱安装影像记录仪(CVR图像版)的呼声。南斯认为,若有视频记录,本案的查明过程将更加高效清晰。 事故也促使欧洲航空安全局(EASA)对印度航空旗下廉价子公司Air India Express展开进一步审查。据报道,该公司涉嫌伪造维护记录,并未按要求及时更换A320飞机的发动机部件。 关于波音787燃油控制系统的技术细节,调查指出:在发动机两侧的推力杆下方设有两个独立开关,分别控制每台发动机的燃油供给。一旦从“RUN”切换至“CUTOFF”,发动机会立即失去燃油供应,停止运转。尽管切换回“RUN”状态后系统会自动尝试重启发动机,但在本次事故中,由于空速过低和高度不足,未能成功恢复动力。 当前距离事故发生仅一个多月,根据国际规定,最终调查报告将在一年内完成。初步结论尚未就责任进行认定,但随着更多数据的分析,调查人员将进一步厘清事故根源。 |